公司裁员, 一般会先裁掉这4种员工。
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0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最近办公室里老有人扎堆儿聊裁员,声音压得低低的,跟地下党接头似的。

前台小妹昨天还偷偷问我:“你说领导会不会突然叫我去谈话?” 连打印机卡纸这种小事,都能让半层楼的人抬头张望——这氛围,简直比上学时班主任查寝还紧张。

其实裁员这事儿,哪有那么多 “突然袭击”?

那些最先被拉进“优化名单”的,仔细想想,早就露出过苗头。

就像菜市场收摊前打折的菜,看着五花八门,其实都有规律可循。

01 刺头:团队里的 “噪音制造机”

真不是我危言耸听,职场里那种“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闹”的刺头,裁员时基本是“保送名额”。

你说他能力吧,可能还行,但架不住天天跟同事抬杠、跟领导叫板,连报销流程都要杠出三个新观点——真把办公室当辩论赛场了?

团队需要“不同意见”,但不需要“为了反对而反对”。

你想啊,一个人搅得跨部门会议变成互怼现场,三个人因为他的“特殊脾气”故意躲着合作,整个团队的效率都被拉低了。

这种 “破坏力>创造力” 的存在,就像手机里总弹窗的广告,留着闹心,删了清净。

02 混子:摸鱼摸到 KPI 长蘑菇的主儿

有次跟 HR 聊天,她翻着后台数据叹气:“有的人考勤全勤,产出却连实习生的一半都不到。”

说的就是那些 “职场混子”——上班刷购物车,开会装记笔记,周报复制粘贴上个月的改改日期,还美其名曰“工作稳定”。

别觉得 “不犯错就不会被裁”,公司可不是慈善堂。

你摸鱼摸到 KPI 都快长蘑菇了,旁边同事看着能平衡吗?

团队节奏都被带慢了,老板不裁你裁谁?

就像家里的旧沙发,看着没坏,但坐上去硌得慌,迟早得换。

03 性价比失衡:拿着高薪却追不上新玩法的 “老古董”

前阵子技术部裁了个老员工,据说薪资是新人的三倍,却连新出的 AI 工具都不会用。

领导开会时没明说,但意思很明显:“总不能让全团队等着一个人进步吧?”

这哪儿是年龄的锅啊,分明是 “性价比” 出了问题。

就像你买了个最新款手机,却只用来打电话发短信,不是手机不好,是你没发挥它的价值。

职场里拿着高薪,却连行业新工具、新玩法都懒得学的人,就像过期的软件,占着内存还拖慢系统,不卸载留着过年?

04 平庸者:永远 “还行” 却让人记不住的 “背景板”

最扎心的不是被批评,是被遗忘。

有个朋友被裁时,领导想了半天说:“你工作…… 嗯…… 挺稳定的。”

说白了就是 “没亮点、没差错、没存在感”,像块背景板,有没有都不影响剧情。

公司裁员时,最先砍的就是这种 “可有可无” 的角色。

就像超市货架,临期的、卖不动的肯定先下架,不是因为不好,是因为有更受欢迎的替代品。

职场安全感从来不是 “不犯错”,而是 “离了你有点麻烦”—— 你要是永远 “还行”,那 “被替代” 就是早晚的事。

最后说句实在的。

其实裁员就像考试划重点,平时表现怎么样,心里没点数吗?

与其天天猜 “会不会轮到我”,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 “不好替代”。

真正的职场安全感,从来不在劳动合同里,它应该生长在你的核心竞争力里

毕竟职场这地方,从来都是 “凭实力留任”,不是 “靠运气混日子”。你说对吧?

- END-